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你的位置:微信上下分24小时在线捕鱼送分 > 新闻动态 > 名医治疗痛经(原发性和继发性)的验方老中医秘方专家名方
名医治疗痛经(原发性和继发性)的验方老中医秘方专家名方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0:59 点击次数:182
颜德馨理气活血止痛方(上海名老中医经验)
组成:柴胡 9g,香附 12g,枳壳 9g,川芎 12g,桃仁 9g,红花 9g,五灵脂 9g,蒲黄(包煎)9g,延胡索 15g,益母草 30g。
功效:疏肝理气,活血化瘀止痛。
方解:以柴胡、香附、枳壳疏肝解郁;川芎、桃仁、红花、益母草活血通经;失笑散(五灵脂、蒲黄)合延胡索增强化瘀止痛之力。
特色:颜氏善用 “久病入络” 理论,对顽固性痛经加蜈蚣、全蝎通络止痛。
经验方:膈下逐瘀汤加减(《医林改错》化裁)
组成:当归 9g,川芎 6g,赤芍 12g,桃仁 9g,红花 9g,丹皮 9g,乌药 9g,香附 12g,延胡索 15g,枳壳 9g。
(二)寒凝血瘀型辨证要点:经期小腹冷痛,拒按,得热痛减,经色暗紫、夹血块,形寒肢冷,舌暗苔白,脉沉紧。名家验方:哈荔田温经散寒方(天津名老中医经验)
组成:吴茱萸 6g,桂枝 9g,当归 9g,川芎 6g,赤芍 12g,艾叶 9g,小茴香 6g,延胡索 15g,细辛 3g,益母草 15g。
功效:温经散寒,活血止痛。
方解:吴茱萸、桂枝、艾叶、小茴香、细辛温阳散寒;当归、川芎、赤芍、益母草活血调经;延胡索通络止痛。
加减:若伴腰膝酸软,加仙灵脾、巴戟天温补肾阳。
经典方:少腹逐瘀汤(《医林改错》)
组成:小茴香、干姜、延胡索、没药、当归、川芎、官桂、赤芍、蒲黄、五灵脂。
(三)湿热瘀阻型辨证要点:经期或经后小腹灼痛,拒按,经色暗红、质稠有臭味,带下黄稠,口苦咽干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名家验方:许润三清热祛湿方(北京名老中医经验)
组成:黄柏 9g,栀子 9g,丹皮 12g,赤芍 15g,败酱草 30g,红藤 30g,延胡索 15g,川牛膝 12g,薏苡仁 30g。
功效:清热利湿,化瘀止痛。
方解:黄柏、栀子、败酱草、红藤清热解毒;丹皮、赤芍、延胡索凉血化瘀;薏苡仁、川牛膝祛湿通络。
针对继发性痛经:若为子宫内膜异位症,加三棱、莪术、皂角刺软坚散结。
经验方:银甲丸加减(《中医妇科学》)
组成:金银花、连翘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红藤、鳖甲、蒲黄、椿根皮等。
(四)气血虚弱型辨证要点: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,喜按,月经量少、色淡质稀,面色苍白,神疲乏力,舌淡苔薄,脉细弱。名家验方:朱南孙益气养血方(上海朱氏妇科经验)
组成:黄芪 15g,党参 12g,当归 9g,熟地 15g,白芍 15g(炒),川芎 6g,炙甘草 6g,鸡血藤 15g,益母草 12g,大枣 5 枚。
功效:益气健脾,养血止痛。
方解:以四君子汤(黄芪、党参、甘草)健脾益气;四物汤(当归、熟地、白芍、川芎)养血和血;鸡血藤、益母草养血活血,补而不滞。
特色:朱老善用 “甘温除痛”,加鹿角霜温阳养血,增强止痛效果。
(五)肝肾亏损型辨证要点:经后小腹隐痛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月经量少、色淡,舌红少苔,脉沉细。名家验方:刘奉五滋补肝肾方(北京名老中医经验)
组成:熟地 15g,山茱萸 12g,枸杞 15g,女贞子 12g,旱莲草 12g,当归 9g,白芍 15g,川芎 6g,炙甘草 6g,桑寄生 15g。
功效:滋补肝肾,养血止痛。
方解:以熟地、山茱萸、枸杞、女贞子、旱莲草、桑寄生滋补肝肾;当归、白芍、川芎养血活血;炙甘草缓急止痛。
二、针对继发性痛经(内异症、腺肌病)的名家经验活血化瘀 + 软坚散结法
蔡小荪经验: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,用 “内异方”(丹参 15g,赤芍 12g,川芎 9g,三棱 9g,莪术 9g,皂角刺 12g,炙鳖甲 15g),配合三七粉(冲服)增强破瘀之力,经期加蒲黄、五灵脂加强止痛。
方解:三棱、莪术破血逐瘀;皂角刺、鳖甲软坚散结;丹参、赤芍凉血活血,改善盆腔粘连。
温阳活血 + 抗纤维化法
夏桂成(国医大师)经验:针对子宫腺肌病痛经,提出 “温肾化瘀” 法,用 “助阳消症汤”(鹿角片 9g,仙灵脾 12g,仙茅 9g,丹参 15g,赤芍 12g,川芎 9g,三棱 9g,莪术 9g),配合肉桂温阳散寒,抑制异位内膜纤维化。
中西医结合思路
丁启后(贵州名老中医):对顽固性继发性痛经,在中药(如活血化瘀方)基础上,经期短期配合非甾体抗炎药(如布洛芬),非经期用中药调理体质,减少复发。
三、外治法与特色疗法针灸疗法
主穴:关元、三阴交、足三里、血海,气滞血瘀加太冲,寒凝加艾灸(关元、神阙),湿热加阴陵泉。
名家经验:贺普仁(针灸泰斗)善用 “刺络拔罐法”,在小腹部阿是穴放血拔罐,适用于血瘀型痛经。
热敷与灌肠
热敷方:吴茱萸 30g,艾叶 30g,川芎 20g,红花 20g,装入布袋炒热,外敷小腹部,适用于寒凝血瘀型。
灌肠方(许润三经验):红藤 30g,败酱草 30g,丹参 20g,赤芍 15g,三棱 12g,莪术 12g,浓煎保留灌肠,适用于湿热瘀阻型内异症。
四、注意事项明确病因:继发性痛经需结合 B 超、CA125 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,不可仅依赖中药止痛。
经期与非经期分治
经期以 “急则治标” 为主,侧重止痛(如延胡索、失笑散),避免过用破血药加重出血;
非经期以 “缓则治本” 为主,调理体质(如补肾、健脾、活血)。
生活调护:经期避免生冷饮食、熬夜,注意腹部保暖;气滞血瘀者可常饮玫瑰花茶疏肝解郁。
建议痛经患者先到正规医院明确分型,再由中医师根据体质开具个体化方剂,尤其继发性痛经需中西医结合治疗,切勿盲目服用偏方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